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temporary





剛結束為期五天的密集課程
不同於上個月到德國的校外教學
這五天我們扎扎實實的聚在一起


來這裡之前,
學校的概念在我心裡一直是某個固定的空間
也就是城市中的一塊地,裡面有一些有學問的人,
學生到那裡,等著得到一些東西
一種相當平和的無須爭論妥協的階級式平衡
異常的溫馴,大家都看起來很中立


而這個學校卻給我完全相反的視野

DAI可以用temporary這個字眼來形容
依附在aki藝術學院承租來的大樓兩年後可能會被拆掉
於是全校可能隨時搬到另一個城市
一個月只上五天課學生老師客座藝術家卻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
學生從二十三歲到四十幾歲來自十幾個不同的國家
每年政府都會幾乎全額補助這個學校的學生到非主流國家做作品
校長坐在你餐桌面前可能會自然的幫學生倒酒
她可以在一個藝術家臨時取消演講的前幾個晚上
立刻邀請到另一個一樣棒的學者
明天晚上跟你談後殖民的學者可能比你還小但博學多聞
同學們會在課堂上積極的發言討論並且與前來演講的人爭辯


這是個充滿彈性跟行動力的學校
它所展現的開放性是我在台灣未曾體驗的
著實讓我感受到“行動模式“才是影響人的關鍵



我是一個很吵鬧的人
往往我活跳跳的激動不已隨時都想發言
我有這樣熱切且積極的溝通的想望

如此的我到了這裡
遇到了兩個挑戰

第一個是語言的困境
由於我無法流利的溝通而錯過許多較深入的討論
就像在看評論節目,自己會是在看電視的人而不是電視裡的人
也像是玩大富翁時,大家都有很多錢,我卻身無分文
我拿著我的快譯通迅速的試圖查詢那些關鍵字
又因為拼錯而再度錯過一些重要內容
就像一堂又一堂昂貴的的英語會話課
而且大部分的人都還有家鄉的口音
總之,
我一直想要甩前年夏天那個頻頻在托福課堂上不小心睡著的我幾個巴掌


第二個挑戰
就是信心
就是立場
就是如何把自己心裡想的事嘴巴吐出來的話變得有意思
這個學校某種程度上是較於社會性的
相當重視藝術家與社會或與世界的連結
於是整個課程結構跟領域變得相當多元廣泛
同學間也有許多來自中東國家,或曾經幾度移民於歐陸間
大家對於世界處境在政治文化上都有自己的見解,也就是所謂的立場
當然有了立場之後還要能表達與溝通

"立場"就是所立之處,所立之觀點
立場本身展現的立體感在於同時表現觀點與關懷
也就是如何勇敢的說出我要的是什麼,我的關懷到達哪裡
顯現立場的同時也同時承認了自己尚未關懷的地方




從前的我會說我喜歡旅行是因為
離開熟悉的處境所帶來的緊張感受讓我有思考的機會

如今的我卻必須在這緊張的處境中尋找立場




.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寫的真是太好了,完全是莒光日心得的第一名姿態!!回林口前,很高興"貨"已經平安寄達,請期待之後也許還會有驚喜吧!!